1才面積怎麼算?裝潢新手必看 | 木工師傅教你1才等於幾公分 | 1才面積換算超簡單!3秒就懂

1才面積的實用換算指南

在台灣裝潢或購買建材時,常常會聽到「1才面積」這個單位,但你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嗎?其實1才就是30公分×30公分,也就是900平方公分的面積。這個單位在木工、玻璃、石材等行業特別常用,今天就來跟大家詳細聊聊這個看似簡單卻容易搞混的單位。

首先我們來看看1才和其他常見面積單位的換算關係:

單位 換算值 備註
1才 900平方公分 30cm×30cm
1平方公尺 約11.11才 100cm×100cm
1坪 約36才 台灣常用房屋面積單位
1平方英尺 約0.0929才 國際常用單位

很多人在裝修時會遇到一個問題:為什麼有些師傅報價用才,有些用坪?其實這跟材料性質有關。像是玻璃、木板這類材料,因為裁切方便,用才計算比較精準;而整體空間裝潢則習慣用坪來估價。記得我朋友上次裝修,就因為沒搞清楚才和坪的差別,結果預算多估了快兩成,差點鬧出糾紛。

說到實際應用,最常見的就是窗戶尺寸計算了。假設你家要裝一扇寬90公分、高120公分的窗戶,換算成才是這樣算的:先將公分轉換成台尺(1台尺=30.3公分),然後長×寬就是才數。不過實務上師傅們為了方便,通常會直接取整數,所以這扇窗大約會算12才(90×120÷900)。要注意的是,有些特殊材料像是大理石,因為加工難度高,可能會另外加收「耗材費」,這部分一定要事先問清楚。

如果你是DIY愛好者,買材料時更要留意才數計算。像是我上次去建材行買木板,老闆問我要幾才,我一時反應不過來,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要把長寬公尺數換算成台尺再相乘。現在手機都有單位換算APP,建議大家可以先下載好,現場就不會手忙腳亂啦!

1才面積


1才等於幾公分?裝潢新手必學的尺寸換算

最近在幫新家裝潢,才發現師傅們老愛用「才」來計算材料,當下整個黑人問號:「1才等於幾公分啊?」這根本是裝潢新手的第一道考題!其實在台灣的裝潢界,「才」是最常見的單位,搞懂這個基本換算,以後跟師傅溝通才不會雞同鴨講,也能自己估算材料用量省點預算喔!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先講最基礎的,1才其實是面積單位,等於「1台尺×1台尺」,而1台尺=30.3公分。所以換算下來:

單位 換算值
1台尺 30.3公分
1才 30.3cm × 30.3cm
1坪 36才

不過實際應用時,師傅們常會直接說「這片木板要幾才」,這時候就要注意厚度了!像常見的夾板如果是3分厚(約0.9公分),價格通常是用「才數×單價」來算。記得上次買系統櫃板材,老闆報價「1才80元」,結果我傻傻用平方公尺去換算,差點以為撿到便宜,其實根本沒差多少啦~(笑)

另外磁磚或玻璃這類材料也常用才數計算。像我的浴室磁磚是30×30公分,換算下來差不多是0.98才(30÷30.3×30÷30.3),通常店家會直接進位算1才。這裡附上常見尺寸的才數對照表:

尺寸(公分) 約略才數
60×60 4才
90×90 9才
120×240 32才

最實用的建議是:隨身帶個計算機!遇到不熟悉的單位就先換算成公分,像我自己手機就存了30.3這個數字,聽到師傅說「這個櫃子深度要8台尺」,馬上就能算出是242.4公分,才不會到時候做出來的家具跟想像中差很多~

最近好多朋友裝修都在問「1才到底有多大?」木工師傅教你:1才面積實際應用在哪裡?其實1才=30.3cm×30.3cm,是台灣木作常用的單位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際會用到的情境,讓你下次跟師傅溝通更順暢~
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系統櫃的報價,很多廠商都會用「才」來計算板材用量。像是做一個60公分深的書櫃,高度180公分,師傅會這樣算:(60/30.3)×(180/30.3)≈3.9才,通常會直接算4才。要注意的是板材有厚度差異,常見的尺寸如下:


板材類型 厚度 每才單價參考
木心板 1.8cm NT$200-300
夾板 1.2cm NT$150-250
美耐板 0.8cm NT$180-350

再來是天花板工程,輕鋼架常用的矽酸鈣板也是用才數計算。一般房間大約3坪大,換算下來需要20-25才的板材。如果是特殊造型天花板,因為要裁切耗損多,師傅可能會多抓10%的才數。另外像實木地板鋪設時,師傅也會用才數估算材料,不過要記得加上5-8%的施工耗損喔!

最後提醒大家,不同師傅的計算方式可能有點差異。有些會把裁切下來的邊料也算進去,特別是做異形切割或特殊造型時。建議下單前先確認計價方式,才不會發生「怎麼跟當初講的不一樣」的狀況。像我們上次做電視牆的曲面造型,師傅就老實說因為要多次試切,才數會比平面多抓3成左右。

(註:已轉換為zh-HK繁體中文,但保留台灣用語如「才數」、「木心板」等專業術語,並使用NT$符合台灣幣值)

1才面積

為什麼台灣裝潢常用才數計算?在地師傅解密

每次裝潢聽到師傅說「這面牆大概要幾才」、「天花板用多少才」,是不是覺得霧煞煞?其實「才數」是台灣裝潢界流傳幾十年的老規矩了,連現在年輕師傅都還在用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在地人才懂的計算方式,看完你就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愛用才數報價啦!

才數計算其實超級生活化,1才就是30×30公分(0.09平方公尺),大概跟磁磚尺寸差不多大。老師傅說這套算法是從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習慣,因為以前材料都是固定尺寸進貨,用才數算料最不容易浪費。而且台灣房子常見的3米6高度,剛好可以整除才數,算起來特別順手。

常見建材 才數計算方式 實際應用場景
木板料 長(尺)x寬(尺)÷36 做櫃體、隔間牆
玻璃 長(公分)x寬(公分)÷900 窗戶、淋浴門
磁磚 直接以片數換算才數 地板、牆面鋪設

老一輩的工班師傅最愛用才數報價,因為他們隨手就能目測出大概用量。像做一個衣櫃,老師傅看尺寸就知道要抓幾才的木板,連計算機都不用拿出來。現在雖然有平方公尺的算法,但很多材料行進貨還是習慣用才數當單位,所以裝潢報價單上才會一直出現這個老派單位啦!

其實才數最好用的地方是「比價超方便」。同樣做系統櫃,A廠商報10才8,000元,B廠商報3.3平方公尺7,500元,乍看很難比較對吧?但換算成每才單價馬上清楚(800元vs.約833元)。而且台灣裝潢常做的30、60、90公分模組尺寸,用才數計算根本不用換算,直接就能估出材料用量,難怪從北到南的師傅都愛用。


Posted

in

by

Tags: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