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試前必看!5個小技巧讓你輕鬆過關 | 考前衝刺這樣做,成績進步超有感 | 學霸都在用的考試準備秘訣大公開

考試這件事啊,真的是學生時期永遠的課題。不管是學校的期中考、期末考,還是各種證照考試,總讓人又愛又恨。今天就來聊聊考試前後的準備技巧和注意事項,希望能幫到正在備考的你。

說到考試準備,最重要的就是時間管理啦!這邊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複習進度表給大家參考:

考前時間 建議準備內容 每日建議時數
1個月前 全面複習課本重點 2-3小時
2週前 做模擬試題+錯題訂正 3-4小時
1週前 強化弱項+公式背誦 4-5小時
考前1天 輕鬆瀏覽重點+調整作息 1-2小時

考試當天的狀態也很關鍵,很多人明明準備得很充分,卻因為緊張而失常。建議可以準備一些小道具來幫助穩定情緒,像是薄荷糖提神、熟悉的文具增加安心感。記得要帶齊准考證和身份證件,最好前一天就準備好放在固定位置,免得早上手忙腳亂。

考試中遇到不會的題目時,先深呼吸冷靜下來,把能寫的部分都寫完,最後再回頭思考難題。有時候後面的題目反而會給你靈感,千萬不要在一題上糾結太久。寫完後一定要留時間檢查,特別是選擇題的答案卡有沒有劃錯格,這種失誤最讓人扼腕了。

說到考試相關規定,其實《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》裡也有提到人員招考的制度。雖然主要針對公職考試,但其中的公平公開原則很值得參考。像是考試資訊要提前公告、評分標準要明確這些,都是保障考生權益的重要規定。

考試


考前一個月如何規劃讀書計畫最有效?這個問題每到考試季就會被學生們瘋狂討論。其實關鍵在於「精準分配時間」和「有效掌握重點」,與其慌亂地從頭讀到尾,不如用策略性方法把最後衝刺期發揮最大效益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首先要把所有考試範圍列出來,用「三色分類法」標記熟練度:紅色是完全不熟的、黃色是半懂不懂的、綠色是已經掌握的。這樣就能一眼看出該優先處理哪些部分。建議每天安排3-4個專注時段,每個時段專攻一個科目,避免一直換科目導致注意力分散。例如早上記憶力好就背英文單字,下午邏輯清晰時算數學題目。

時間段 建議安排 備註
7:00-9:00 記憶型科目(歷史、英文) 搭配朗讀效果更好
10:00-12:00 理解型科目(數學、物理) 每50分鐘休息10分鐘
14:00-16:00 做題練習與檢討 用計時器模擬考試情境
19:00-21:00 複習當天弱點+預習明日進度 搭配康乃爾筆記法

實戰演練絕對不能少,每週至少要做2-3回完整的模擬考。特別要注意的是,很多人會忽略檢討錯題這個步驟,其實花30分鐘徹底搞懂一道錯題,比硬啃10道新題更有價值。建議準備一本「錯題本」,把常犯的錯誤類型歸納起來,考前三天就專看這些內容。

作息調整也很重要,最後一週要開始配合考試時間作息。如果平常都熬夜到凌晨,考前突然要早上7點起床考試,大腦根本來不及切換模式。飲食方面可以多補充蛋白質和堅果,避免吃太多精緻澱粉讓血糖忽高忽低。記得每天留30分鐘做些簡單運動,讓腦部血液循環更好。

大學生期末考熬夜真的有用嗎?過來人經驗談

又到了期末考季,圖書館燈火通明到凌晨已經成為校園日常。作為一個經歷過無數次期末轟炸的學長,想跟大家聊聊這個每個大學生都會遇到的難題。先說結論:熬夜讀書短期可能有用,但長期來看根本是在透支自己的身體和學習效率。記得我大二那年為了拚微積分,連續三天只睡兩小時,考試時手抖到連數字都寫歪,最後成績反而比平常更差。

熬夜讀書的實際效果分析

根據我和身邊同學的經驗,整理出這個表格給大家參考:


熬夜時數 短期記憶效果 長期理解程度 考試當天狀態
2小時 ⭐⭐⭐⭐ ⭐⭐ ⭐⭐⭐⭐
4小時 ⭐⭐⭐ ⭐⭐⭐
6小時 ⭐⭐ ️趨近於零 ⭐⭐
8小時+ ❌完全沒幫助 ⚠️可能昏倒

最慘的是隔壁系學弟的案例,他考前突擊48小時沒睡,結果在考場上直接睡著,口水還把答題卷弄濕了。我自己後來學乖了,改用「分散式讀書法」,把複習時間平均分配在考前兩週,每天讀固定時數,效果反而比臨時抱佛腳好很多。

那些年我們一起熬過的夜

台灣大學生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:白天上課、晚上打工或玩社團,等到真的要讀書時已經晚上10點後。這時候與其硬撐到天亮,不如先小睡30分鐘再起來讀。我們系上幾個學霸都分享過,半夜12點到3點是效率最差的時段,與其在這時候硬撐,不如把握早上5-7點的黃金時間。有個學姊甚至開發出「咖啡因時間管理法」,在特定時間喝咖啡搭配20分鐘小睡,醒來後精神會特別好。

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學校周邊的24小時咖啡廳,期末考期間總是擠滿學生。但觀察久了會發現,真正在讀書的沒幾個,大部分都是在滑手機或發呆。有時候與其花錢買咖啡硬撐,不如回家睡飽再戰。記得有次我在咖啡廳「讀書」到凌晨4點,回家整理筆記時才發現,我居然把同一頁反覆看了兩個小時卻完全沒印象。

考試

高中段考前三天該怎麼複習才能拿高分?這應該是很多同學最近最煩惱的問題吧!別擔心,我來分享幾個親測有效的衝刺方法,讓你在最後關頭也能穩住陣腳。

首先最重要的是抓重點複習,這時候別再從頭讀課本了!建議拿出平時整理的筆記和老師發的講義,特別注意那些用螢光筆標記或反覆強調的內容。我自己會用便利貼把容易忘記的公式、年代或專有名詞貼在書桌前,隨時瞄一眼加深印象。像數學這種科目,與其拼命寫新題目,不如把之前錯過的題目重新算一遍,避免在同樣的地方跌倒。

時間分配 複習內容 小技巧
早上記憶黃金期 文科背誦、英文單字 搭配手寫加深記憶
下午邏輯清晰時 數理科目解題 計時練習提升速度
晚上睡前1小時 快速瀏覽各科重點 用不同顏色標記掌握程度

這三天作息要特別規律,千萬別熬夜!與其犧牲睡眠多讀兩小時,不如保持頭腦清醒。我習慣早上6點半起床,先花20分鐘複習昨天整理的弱點,吃完早餐後從最不拿手的科目開始攻讀。記得每50分鐘要休息10分鐘,起來動一動或吃點小零食,效率反而比一直坐在書桌前更好。

最後提醒大家,考前焦慮很正常,但別讓緊張影響表現。可以準備幾張A4紙,把各科重點用樹狀圖或表格整理出來,考前最後一天就看這些精華筆記。記得文具和准考證要提前準備好,當天才不會手忙腳亂喔!


Posted

in

by

Tags: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